2023-11-15 发帖:
96 浏览
回帖 点赞 0 状态 还没有回复,赶紧去抢个沙发吧!
帖子详情
  摘要:在扩大内需的背景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开始了大规模的建设高潮。通过对城轨行业在我国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现状分析,预测了人才需求走向。为职业教育,特别是中职教育提出针对城轨专业人才培养方式的革新方案:市场导向,突出学校特色;优化课程结构,完善教学进程;加大投入新专业建设,扩充教学资源等。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
    当今社会是一个快节奏的社会,所有缓慢的东西都渐渐被社会淘汰。特别在城市中,这种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加快自己的行进速度。在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里,每时每刻都能看到拥挤的人流各奔东西。人们以一种近似“挤”的方式从一个地方行进到另一个地方,努力在拥堵的城市中实现“快行”。如果这种现象发生在20年前,那么公交司机一定会叫苦不迭。因为他们即使24小时不休息,也不可能把所有需要出行的人们运送完。而在今天,这个问题有了很好的解决办法。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大发展,满足了城市里人们的出行需求,也成为城市新的血脉和“治堵”的灵丹妙药。
    城市中人们对快速出行的需求促使了城轨产业的发展,而反过来城轨产业又对社会提出了建设、运营管理的人才极大需求。在中国提速发展城市轨道交通的今天,城轨建设、管理的人才很快便出现了相当规模的缺口。很多建设企业有项目却不敢投标,因为缺乏建设人才。项目建设完成后,缺少管理、维护和运营人才。同时,很多城市都有上马城轨的规划,人才缺口是巨大的。这样的缺口,实际反映出各级各类院校应对市场变化准备不足,无法培养出足量城轨专业人才的现状。作为以培养具有专业技能、毕业即上岗的技术性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说,这种现状是一个战略机遇。对于新兴产业,职业院校应结合自身教育特点,培养不同层次、不同方向的人才,真正实现以社会发展为背景,市场为导向去培养人、教育人,使职业教育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本文旨在通过中国城轨交通建设发展现状和人才需求的分析,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相应人才的方式提出一些看法。以下分为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城轨在中国
    城市轨道交通起源于19世纪的英国。当时的英国正处于工业革命时期,工业的巨大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轨道交通也第一次出现在人类的历史中。1860年伦敦开始修建地下铁路,1863年建成通车,线路全长6.4公里。随后几十年间,美国以及欧洲一些城市开始修建地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汽车数量的过度增加,城市道路拥挤不堪,使得越来越多的城市参与到建设轨道交通的行列中来。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主要城市都开工建设了轨道交通项目,这其中有地铁,还有单轨铁路、轻轨列车、磁悬浮列车等其它轨道交通方式。毛泽东主席在1956年就提出了要在北京建设地铁的愿望,这个愿望在十三年后实现了。1969年的“十一”国庆节,北京地铁(北京站—苹果园站)作为献礼工程建成通车,全长23.6公里。这一历史性的突破给中国城市交通发展带来了新思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天津、上海、广州三地也开始了地铁建设的步伐。至此,中国城市发展大容量轨道交通方式的理念开始显现,中国也进入了城轨的全面建设阶段。从20世纪末至今,我国已经在包括北京在内的10多个城市建设了30多条线路,运行线路总里程超过了1000公里。全国48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中已有20多个城市开展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前期工作,初步统计规划建设55条线路,总长约1700公里,总投资近6000亿元。杭州、郑州、武汉等城市已经开始进行一期线路的建设工作,其中郑州地铁项目计划建设两条线路,共38个站点,总投资达到了268亿元人民币,预计在2013年1号线建成通车。除地铁外,城市轻轨、城际铁路项目也在更多的城市中规划设计。不久的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城市步入城轨时代,更多的普通百姓进入便捷快速、健康环保的城轨新生活。
    
二、城轨产业对人才的需求
    据统计,上海轨道交通在开通里程达到145公里的时候,共配置了7000名左右的工作人员。目前国内国际的轨道交通,成熟精简后的人员编制是每公里轨道平均配置60人(不包括劳务人员,下同):香港地铁,每公里轨道配备人数是60人;深圳地铁,每公里轨道配备人数是62人;上海轨道交通,每公里轨道配备人数将控制在59人左右。如果按每公里60人为基准,全国近期在建或拟建的1700公里线路将需要102000名新员工。运营线路中的新老交替、人才流失还未算入其中。也就是说,城轨产业在近两到三年内,仅运营管理平均每年就可以为全国提供4-5万个就业岗位,而建设、配套服务岗位的空缺数量也同样巨大。
    跟其他交通方式相似,城市轨道交通也需要许多不同岗位的人才。从人才层次上看,对应不同学历——中专、大专、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都有不同的岗位需求。这其中,用工数量最大的一线岗位对中专、大专学历的人才需求是最大的。地铁的正常运管需要机车司机、车辆控制人员、车辆维修维护人员、轨道维修人员、车站维护人员、技术协调管理人员、车站值班员、调度人员、运营管理人员、乘务员、售票员等客运服务类和设施设备维护保养类人才。除此之外,与城轨相关的建设、服务业,也需要工程管理、线路通信信号建设、轨道铺设、日常保洁、广告传媒等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城轨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在近几年内有着大量化和多样化的特点。各职业院校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有目的地培养大量的特长人才,以服务中国城轨交通的大发展。
    
三、人才培养的新探索
    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怎样去培养人才?一直是职业教育的一个重点研究课题。那么对城轨人才的培养,这个更为具体的课题,要从哪儿入手呢?我想有以下几个着力点。
    1.注重人才市场导向作用,办出本校特色
    中国的经济是市场经济,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商机。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城轨人才需求量最大的是能够工作在一线的员工。这些员工不要求具有很高的学历,但一定要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种需求特征恰恰对应了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定位。入学门槛低,学习过程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出了校门就能工作。根据这个导向,不同类型的中职学校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优势去培养对应企业不同岗位的人才。这种培养模式重点在“特色”两字,正所谓“贵在精,不在多”。以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为例。从建校初到现在,铁道通信、信号一直是该校的拳头专业。随着全国的铁路老线电气化改造,供电也成为该校的一个特色专业。放眼全国,每年这三个专业的毕业生都在全路各单位的招聘中占据很大的比例。相反,学校所开设其他专业相对于这三大专业来讲,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毕业分配也相对困难。那么,在城轨大发展的新形势下,学校就应该结合城轨人才需求特点,围绕这三个骨干专业进行专业群建设,拓宽服务面向。既利用好了学校的优势教育资源,又对应市场需求。使招聘企业在这三个专业的人才需求有缺口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洛阳铁路信息工程学校,从而在产业内打响名声、创出品牌。而如机车控制、车站值班等其他岗位专业具有优势的学校,也可参照这个思路,强化这些专业在城轨中分类学科建设,突出特色,发扬特色。
    2.转变观念,进行课程改革
    现行的中职教育,非常看重实践教学的作用,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去安排学生实践、实习。但这种实践教学一般安排在大量的理论学习之后进行,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在课堂里学习很久才能亲自动手去做。当然这种“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安排是符合教育心理学中学生认知过程规律的、是科学的。不过实际教学中,却出现了很多的问题。比如,很多学生入校时年龄偏小,大多不满16岁,他们对自己到学校学什么、毕业之后干什么都还没有一个成型的概念。还有很多学生本身在中学时已经厌倦了整天坐在课堂的教育方式,进入中职后,一开始仍然延续这种方式,必然会让们产生逆反情绪,从而不认真学,不想学,甚至不服管理,造成教学矛盾。而在进入实践阶段后,学生虽马上对学习又产生了兴趣,但碍于之前理论功底不扎实,造成学不懂。有些即使学会了动手操作,也是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可以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却变化为了互不相干的个体,致使二者之间严重脱节。学生毕业到工作单位后,还要重新拿起书本去学习之前学了但没学会的知识,造成企业的二次培训时间过长,影响效益。这些是企业不想看到的,更是人才的培育者们不想看到的。那么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在这里,我有一种新的思路:如果我们把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分成:理论学习----实践学习----现场实习学习三个部分的话,只需要在第一个部分之前再加入一个“现场观摩初步认知”的过程即可。什么是“现场观摩初步认知”呢?这一过程就如其名,它是在学生入学后,马上安排同学们到现场去观摩。在观摩的过程中,同学们就可以对将来要从事的工作有一个初步的认知,也可以对这个工作所需的知识储备有个全面的了解。这种一入校即出门看世界的做法,也能提高当前年龄段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观摩时间也不宜过长,在达到教学目标后,应迅速进入课堂学习阶段,保证学习兴趣的连贯性。通过在观摩过程中获得的学习经验,指导自己有目的地进行理论学习。这种条件下的理论学习效果将优于之前的方式,并能更好地与实践学习相衔接,将学生的学习目的性和兴趣贯穿教育的各个阶段,达到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目的。
    3.专业建设和教学资源的扩充
    城轨人才的培养,需要结合学校特色开设一些与城轨相关的专业。那么这些专业在开立之后怎样去建设,就是又一个需要研究的内容。作为新兴产业的新兴专业,城轨很多的专业技术理念是在以往教学中不曾出现的,这就要求学校在新专业上面加大资金投入和教育资源的扩充。首先,要从学校的整体建设和发展上予以明确,保证新专业的地位。其次,应安排既有相近专业的相关教师更新观念和知识结构,补充新内容、建立新认识。同时定期派遣一线教师到工作现场考察学习新工艺、新标准。或者聘请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以尽量贴合现场的方式组织实践教学。再次,在实践教学的上,还应加大对实习场地、实习设备的资金投入。在允许的范围内,尽量购买一些工程上正在使用的仪器、设备,并把教学建立在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之上。真正实现培养的学生不仅能直接上岗,还具有规范的操作和良好的素质,能够迅速成为企业的骨干。
 
参考文献:
    [1] 阎国强,仇海兵.城市轨道交通概述[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0
    [2] 张晓玲,刘燕明.扩大内需下铁路与城轨人才培养改革方案[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3] 孙文博,田丽君.铁路行业人才需求大提速 [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 (2)
    [4] 张竞昳.郑州地铁2013年通车人才需求旺 一期需要1600人[N].郑州晚报,2009-05-18


版权:言论仅代表个人观点,不代表官方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xhzyk.ltxxgcxx.com:8081/xwdt/86.html

发表评论
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呢,快来抢沙发~

助力学习

将您的学习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扫描二维码

关注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

手机访问本站